花钱点菜还遭罪?一定是你没看懂菜单“潜台词”!

来源:异想生活笔记 2018年08月31日 10:02

Hi,我们早上好!

《延禧攻略》大结局之后,尽管有点意犹未尽,但我很快又看起了《如懿传》。提到《如懿传》我发现了一个细节,片尾工作人员列表里竟然附上了大厨们的姓名。

《如懿传》为了复原宫殿美食,特别请了大厨。藕粉桂糖糕、松鼠鳜鱼、银丝面、牛乳糕 …… 这些菜都是现做的," 皇帝 " 真有口福。

乾隆初期每餐有 18 品菜,包含主食、酱菜和甜点。尽管菜不少,但来来去去都是那几样,不知道古代帝王们会不会腻。或许皇帝也想换点口味?

但点菜是个费事事,点欠好,掌事宦官是要遭罪的。

一直到现代,许多人仍是怕点菜。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徐太宇摧残林诚心的其间一个手法就是派她去点菜,把林诚心吓得表情都歪曲了。

尽管现在的餐厅都预备了菜单,菜品也很丰厚,但总有一些不能马上读懂的菜名,比方广东区域的 " 斑腩 " 其实就是石斑鱼腩。许多外国餐厅,菜单就更欠好懂了。

怎样依据菜单点好菜呢?今日岛主就来和我们聊聊 ~

______

点菜根本准则要紧记

在国内吃饭点菜,菜的数量最比方吃饭人数多 1-3 道,(有些广州人是有风俗的,比方要比人数多 1 道,但要避开 7)并且荤素要调配好。一般来说,能够参阅以下的根底调配:

2 人,一荤一素一汤

3-4 人:三荤一素一汤

6 人以内:四或五道菜,三荤两素一汤

6-10 人(或 6-12 人):十道菜,七荤三素两汤

南北方差异也挺大。在广州吃粤菜的话,其实是按菜的类别点的,首要关键茶,许多餐厅即便不喝茶喝白开水也是要收茶位费的,然后是老火靓汤,有一盅一盅的,也有一大煲分着喝的,一般会把食材和汤分开上,食材配上酱油碟,汤单独喝。

在广州喝汤必定是去粤菜馆,某家很火的连锁江浙菜出品的汤就很一般,所以点菜也要挑这个菜系最拿手的。

" 无鸡不成宴 ",硬菜类必定白切鸡是主打,或许点一条清蒸石斑鱼也不错。" 绿叶菜 " 是单独的一个分类,一定是绿色叶子的青菜,能够上汤白灼蒜蓉椒丝腐乳炒。

来到广州后我觉得点菜变简单了,假如人不多,根本上肉类的主菜 + 绿叶菜,再挑上一道很想测验的新菜,配上点心就足够了,一般不会失手太多。所以我常常觉得,假如一个人来到广州,还吃得欠好,那可能真的是命运太差。

广州的点菜准则到东北就不适用了,修改深井说,她在东北的餐厅吃饭,6 个人点了 4 个菜 1 个汤。正本忧虑会不行,成果上来的每一道菜都堆成小山,最终竟然没吃完。

我觉得在东北一个人吃饭还挺难的,有一次我仅仅点了一道鸡腿,竟然一盘有 20 多只,我登时觉得自己好像是扶贫目标,饿了大半年的既视感啊。

溢出屏幕,是东北菜的正常菜码

人多时,主食也算一道菜。我发现越来越多人去餐厅不怎样吃米饭了,我们会用干炒牛河、面、点心、馒头、包子来替代 " 人头饭 "。

从前在湘菜馆吃过一道比较受欢迎的主食,粗粮窝窝头中心包 " 外婆菜 "。饭桌上有小孩吃饭不厚道,但发现能够自己动手把菜夹到窝头里,都乖乖坐下吃饭了 ~

岛主也觉得,假如有小孩、女士、年长者在场,点一些五谷杂粮是十分适宜的。

有时真实不知道关键什么菜,一道甜点也能够让一桌菜丰厚起来。并且甜点解腻,我很喜欢椰汁糕,一般粤菜餐厅、茶餐厅,或越南菜餐厅都有,香滑 Q 弹,饭后来一块感觉口齿留香。

到了国外的餐厅就没那么费事,一般分开胃菜、汤、副菜、主菜、沙拉、甜点、饮品。这些都是陈词滥调啦,只需翻开菜单就会点 ~

但要留意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一般来说,像牛肉、羊肉、猪肉这类红肉的配红酒,海鲜配白酒,吃日料配清酒。

汤也是,依据色彩来配,比方奶油浓汤是白色的,配白酒;西红柿汤是赤色,配红酒。

吃开胃菜能够配酸度较高的葡萄酒来翻开味蕾,由于开胃菜就是用来添加胃口的;吃甜点配甜酒会让味蕾的体会最大化,也就是更甜啦 ~

法国餐厅有些会有自家酿的酒,假如让服务员引荐,他们会很愿意的。

______

使用菜单小提示

防止犯错

有时分去一些构思菜馆,菜名都比较欠好懂。例如,韩寒的构思餐厅 " 很快乐遇见你 " 人气很高,但 " 一座城池 "" 寒之寒 "" 三生 or 三世 " 这些菜名看上去并不知道是什么。

岛主主张,去这种构思菜馆,先点几个根底菜,或许我们都点的菜,再点一到两个菜名比较特别的菜,这样比较稳妥。

假如去当地餐厅,先点当地特征菜。比方湘菜馆的攸县香干、小炒肉、剁椒鱼头;粤菜馆的白切鸡、蜜汁叉烧、烧鹅;淮扬菜的腌笃鲜、蟹粉包、盐水鸭 …… 这些必定不简单犯错。

不过有些特征菜馆的菜名会用方言,像前段时间修改深井去重庆,看菜单点菜的时分想了半响 " 寒菜 " 和 " 嘎嘎 " 是什么,最终仍是经过看底下的英文才知道,就是 " 咸菜 " 和 " 肉 "。

这也给我一个经历,假如看不懂菜名,能够看一下英文,一般的英文菜名就是很简单的食物称号。

国外的菜单也是这样。根本菜单名是 " 烹饪办法 + 食材姓名 ",想吃什么照着点,错不了。但类似的菜名许多,要看清楚,否则很乌龙。

我有次在爱尔兰的餐厅点菜,正本想喝个鸡尾酒,成果误点了个 " 鸡尾酒虾 ",上来之后很为难,不过这也让我马上学习了新知识,鸡尾酒虾就是虾、蔬菜沙拉、酱汁,装扮成一杯鸡尾酒的姿态,归于前菜的一种。

想来这个过错的确怪我大脑短路,鸡尾酒必定是在酒单里边,怎样跑去前菜呢?该罚该罚,所以我给自己点了一杯真的鸡尾酒受罚啦哈哈!

还有一些 " 踩坑词 " 要专门记住,比方 "dressing" 不是穿什么,是沙拉酱;"lettuce" 字典说是 " 莴苣 ",但在菜单上是 " 生菜 "。

有时分点了一道菜,服务生假如重复向你承认,就要留意了,很可能你点了大多数人不会点的菜,或许挑选了罕见的做法。

提炼菜单 " 高频词 " 也是使用菜单的好办法。我有个外国朋友从前单独去香港的茶餐厅吃饭,在没有英文菜名的情况下竟也吃到了满足的菜,我问他怎样做到的。

他给我举了个比如,比方说菜单上有 " 鲜虾云吞 "" 净云吞 "" 虾酱捞面 "" 香菇云吞 ",那就把呈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 " 虾 " 和 " 云吞 " 结合一下,点个 " 鲜虾云吞 ",必定不会错啦 ~

不过假如真实不会点,就斗胆求助服务员吧,请他引荐菜式,或许直接问你关键的是什么,至少能好好吃顿饭。

______

使用小技巧

点菜加分

刚刚上面说的求助服务员,其真实国内的星级餐厅,一般都会有专门的点菜员。只需报上人数、预算,就能帮客人点一桌不错的菜。里边会有餐厅的特征菜,也会留意荤素调配。

看他人吃什么也是一个点菜技巧。

我有个朋友就很会点菜。曾经我认为他是那些餐厅的熟客,后来才知道并不是。只不过,他从进餐厅门口那一刻开端,就在看他人桌上都有什么菜,呈现频率多的,一定是特征。

跟着会点菜的朋友混自身就是一个技术,我有一位更凶猛的朋友,带我去了二沙岛一家居民楼下的躲藏餐厅,连姓名都没有,但是菜真好吃。我急速翻开导航地图截图了定位。更凶猛是他与餐厅大厨很熟,熟到有什么创意就能够直接进厨房做菜的程度。

在国内的餐桌上,商务饭局的主菜和甜点一定要过硬。每道菜的水准良莠不齐,有时招牌头盘救不了场,能够饭后一人一道木瓜炖雪蛤 " 收买人心 "。一桌菜假如稍显油腻,一两道清新凉菜也能改动画风。

在国外,一些 app 也能够用来点菜,像群众点评、TripAdvisor 都有抢手餐厅、菜色引荐,也有点评。

谷歌翻译还能够拍了菜单实时翻译,真的很有用啦 ~

有些菜,谷歌也无力了

今日的 " 好好点菜攻略 " 就先共享到这啦 ~ 尽管介绍了许多点菜办法,但我觉得,享用美食自身很重要,能点到一桌特征又好吃的菜当然最好,假如点错了或许和料想的不一样也不要紧,就当是 "surprised me" 啦 ~(鸡尾酒虾滋味还不错)

你有哪些点菜技巧?

或许有哪些点菜乌龙事情?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