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搞好机关党建工作

来源:世纪桥 2018年11月04日 16:48

薛涛

摘要:党校姓党是党校各项工作的灵魂。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机关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机关党组织完成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建设的重要保证。必须注重把握党校机关党的工作规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落实党校姓党原则同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开展党性教育结合起来,同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结合起来,同开展经常性的政治纪律教育和廉政教育结合起来,同加强作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学府结合起来。

关键词:党的建设;机关党建;党校姓党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8-0014-02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机关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机关党组织完成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建设的重要保证。重视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长期坚持并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方法。党校系统机关党建工作搞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党校机关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良好形象的树立,关系到党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能否贯彻落实。搞好机关党建工作必须把坚持党校姓党作为机关党的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明确党校机关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确保为党校整体工作服务

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立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加强党员队伍自身建设着手,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拓展党建工作内容,不断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需要。

第一,要把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做好机关党建的工作的根本要求。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增强服务党校事业科学发展能力,是机关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党校党建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工作理念,着力克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找准定位,主动作为,有效保障党校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一是机关党的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共谋划、同部署。二是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打造“一流学府”、主题党日等重要活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发展优势。三是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注重把握教职工思想动态规律,突出做好思想活跃期、利益调整期,在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方面积极作为,营造心齐气顺的工作环境,保障中心任务的完成。

第二,坚持把联系实际改革创新作为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不竭动力。

必须开展实施机关党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具体制度。一是机关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分析、部署党建工作;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分析制度,定期研究分析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三是定期征求机关党小组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在人事任免、民主评议、民意测评等工作中,要听取和尊重党小组的意见、建议;四是坚持党小组负责人列席领导班子会议研究讨论重大问题的制度,为党小组负责人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和实施过程提供制度保证。

第三,坚持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党校机关党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党校人员学术背景、发展需求、年龄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把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尤其是关注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工作生活困难,尽其所能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慰问困难职工和家庭等工作,构建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

二、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党校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第一,以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重点,加强“学习型”机关党组织建设。

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校调研座谈时强调,“中央党校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把学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弘扬优良学风方面作出示范、走在全党前列”。应当把端正学风提高到党风的高度来认识,高度重视改进学风的重要性必要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校机关党委要把改进学风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来研究、规划、部署,针对当前党校在学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与措施,把中央关于改进学风的要求落到实处。

第二,围绕党校中心任务开展机关党建工作,推动“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

党校机关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党校的中心工作和任务做好各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首先要认真抓好党校教职工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为党校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治思想保障。当前要重点开展党的政治纪律教育。要突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使他们能够以不断提升的思想境界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事党校的各项工作。

其次要认真履行机关党组织“协助、监督”职能,加强校风建设,为党校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查找党校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学员和教职员工的教育和管理,提出更加明确、严格的要求和措施,使校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化,真正形成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党校校风与党校文化。

另外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关心解决党员干部的实际困难,为党校中心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要以全党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我们党校的实际,不断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职能和渠道,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建规律研究,推动“创新型”机关党组织建设。

首先要在把握党建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深化对党校机关党的工作特殊性的认识,努力实现机关党建工作理念和思路创新。党校机关党建既具有党建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部分源于党校既是学校、又是机关,同时又是科研机构这种复合交叉的特殊定位,而这种特殊定位,决定了党校工作职能的重叠交错,人员结构的复杂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在着力研究探寻党校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深化对党校党建工作特殊性的认识,逐步形成既符合中央要求又切合党校实际的党建工作新理念和新思路。

其次,发挥党校理论研究的优势,认真总结和运用好党建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目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型期,出现了许多阶段性的历史特征和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根据深刻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对执政党建设进行深入的、有针对性的、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党校系统集中了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同时对实践问题有深刻研究的高端党建理论专家和哲学人文学科的优秀学者,党校机关党组织要善于挖掘这些独特的学术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理论优势,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党建理论研究和创新。

另外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党校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党建工作制度。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在深入研究和把握党校系统基层党组织特点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组织设置创新,使其成为符合党校特点和要求的党建工作新载体;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党员精神需求的不断更新,注重创新机关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使其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党员需求,形式上更为党员喜闻乐见,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校的新要求和青年党员增加的现实,不断改进和创新党员教育工作,以符合现代理念、能够入心入脑的手段和方式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党校系统的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在思想境界、理论水平、职业素养、工作能力方面,与其职业身份相匹配。

三、不断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为创建“三型”党组织提供坚实基础与保障

建设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是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党组织的重要基础,是保持机关党建工作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机关党务工作者的自身建设尤为重要。

第一,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过硬。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宗旨意识,坚持党校姓党原则。

第二,注重提高理论业务素质,能力过硬。党务工作者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奉献精神、组织能力、文字水平甚至演说技巧,擅长做人的工作。不断增强对话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从而高标准、高效能地开展机关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党校的中心工作。

第三,注重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作风过硬。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提高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机制,加强考核,激励、检查、督促、规范机关党务干部的工作。

第四,关心党务干部成长,优化党务干部队伍。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尤其是各级党校的行政主要负责同志应更多地重视、关心和支持机关党的建设,积极为党组织做好工作创造条件、解决问题、提供保障;要关心党务干部的成长进步,要把年纪较轻、学历较高、能力较强、热爱党务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机关党务干部中来,使这个岗位成为提高素质、丰富阅历、施展才华、培养人才的岗位。

总之,党校姓党是党校各项工作的灵魂。必须注重把握党校机关党的工作规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落实党校姓党原则同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开展党性教育结合起来,同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结合起来,同开展经常性的政治纪律教育和廉政教育结合起来,同加强作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学府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 报, 2011-10-26.

[2]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3]孙利天.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M].武汉:武汉 大学出版社,2010.

[4]李建华.执政与善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王峰.政党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11.

[责任编辑:胡 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