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新时期党建中的作用

来源:世纪桥 2018年10月26日 10:34

朱奕冰

摘要:网络化信息时代要求党的建设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将网络平台拓展为党的各项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阵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朝着科学、民主、亲民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党建;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结构包括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混合型市场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各类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六大主体,即:党、政、企、社、民、媒,六位一体。媒 ,即媒体,而互联网作为媒体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如果能够充分、合理、有序地利用网络的作用,对推动党的建设朝着规范、亲民、务实、民主的方向发展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互联网在推动党建方面的作用

党员队伍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党员队伍自身的建设水平是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改革成败的关键。而网络可以在促进这支队伍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互联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推动党建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一)推动官员财产公示制度

我国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自1987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的王汉斌明确提出至今已经27年,但始终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类似制度是在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时候就建立起来的,如果我国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来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无疑会推动党的建设,净化公务员的队伍。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自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首开官员财产公示先河至今,试点官员财产公开的地区已接近40个。近40个试点地区中,除了银川、哈尔滨、石家庄3个省会城市,其余试点均为县市区。由于试点地区行政级别不高,所以科级干部成了官员财产公开的“主力”。公示范围涉及局级干部的仅有广州南沙区,只有9个试点地区将处级干部纳入了公开范围。如江苏无锡北塘区,只要求新提任的副科级干部公示财产,被形容为“最小的财产公示”。而且公示也存在三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公示方式:多是内部公示;二是公示内容:公示信息较粗;三是监督举报:多零投诉举报。[1]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的财产公示制度还流于形式,只做表明文章。这也反映出推行这一制度的阻力和难度是任重而道远。对于财产申报制度,目前有两个方面的条件是欠缺的:一是社会的诚信体系,二是信息统计体系。[2]而网络在解决这两个条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数据时代发达高效的互联网,加上由互联网催生的专业人才,使得借助互联网来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和信息统计体系建设本身并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关键是决心和魄力。

(二)发展民主制度的重要渠道

民主不是无约束的绝对自由,是在制度框架下能够更高效、更公平地实现绝大多人的自由。网络一方面能让网民实现言论自由,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不同观点的竞相绽放来约束无条件的绝对自由。通过网络,党员群众可以就公共政策的制定发表意见、大范围、深层次地参与政府决策成为可能;党有脱离群众的地方也能及时得到反馈,便于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三)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沟通的平台

当今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大数据海量涌动,一方面不乏负面新闻和信息的泛滥,另一方面也为党和政府及时化解民众之间的误会,甚至是网络推手的假新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只要在网络的声音能够及时准确、证据确凿、公正客观,真诚友善,必定能化假新闻于无形。

(四)群众对党员干部监督的平台

利用网络舆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有利于反腐的推进和增强干部认真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共中央组织部开通了12380举报信息平台,并链接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组织部举报网络,可以加强社会各界对党和政府的监督。随着我国逐步健全的反腐倡廉网络信息收集、处置机制和网络举报受理机制,必将构筑起一道道反腐监督的大网,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反腐监督的队伍中来,这对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廉洁自律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五)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

我国的50后、60后、70后对党的认同和理解有别于现在的80后和90后群体。而网民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对党的历史没有感同身受的经历,更多的是从媒体、影视中看到的和老辈人的口述中听到的。相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年轻人更愿意接受互联网的信息。网络成为精英阶层和青年学生日常工作和生活必备的工具。这群人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面对新兴群体,传统的执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巩加强同80后、90后群体的交流,迫切需要党要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六) 抵制不良信息的平台

通过互联网获得各种信息资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网上的言论自由既能弘扬公序良俗,也能败坏社会风气;既能化干戈为玉帛,也能挑起事端、制造混乱。同时也为外国敌对势力阴谋分化瓦解社会主义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以宗教、文化、养生、修养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网上政治、社会信息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的途径。我们唯有以更为高超的技术手段、严格的法律、严厉的惩罚措施才能在网上营造一个干净、正义,弘扬正气的网络体制与机制。

二、如何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来促进党建的发展

网络时代,传统的、说教式的、富有政治教育色彩的党建工作方式已经跟不上多元化时代的步伐。通过多样化、有吸引力的网络平台将党建无形地渗透到网民的日常生活中,将党建与民众关心的事务联系起来,是党建发展的方向。

(一)利用各种网络模式来拓展党建模式

手机、电脑等工具在开放性、互动性、快速、便捷、高效沟通交流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互联网、手机等的发展正在改变着社会组织以及党的组织形态。1、“QQ群、飞信、263”党建。这一模式可以达到及时发布党建工作信息,在网上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学习沟通等目的。2、“群”党建。通过扫描二微码,加关注,实时传播党建信息、榜样事迹,及时把党的大政方针及问题的解读定期发送到平台,便于党员及时了解党建动态,深入领会中央意图等。3、“党员之家”网。类似党员之家的网站:网上主题探讨、业务交流、心里访谈、思想动态、日常难题、生活一点通、及时提醒等,建起一个集工作、学习、服务、交流为一体的党建平台。4、“微博”党建。通过微博不但能及时了解群众对于组织工作的观点和态度,还可以针对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二)利用网络加强对党员的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空前流动。党员分布的分散性导致传统党员教育形式在很多组织内实施起来存在困难。流动党员与所属党组织联系弱化,党组织的设置与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不相适应,导致很多基层党组织和工会长期形同虚设。而网络凭借其快捷的传播速度、广泛的覆盖范围已经成为很多党员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如果能建立全国联网的党员信息更新库,实现只要党员上网就能对其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及时更新其变动的党员相关信息。一方面流动党员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组织信息、在网上实现流动党员的身份认同,而就近的党组织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发现流动进来的党员基本信息,及时于其取得联系并吸纳其定期参加党组织的活动等。利用网络建立党员管理平台无疑将会开拓党建的新局面。

(三)利用网络实现党员的自我教育

网络强大的娱乐功能弱化了党对政治信息和社会舆论的掌控能力,尤其是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网上竞相亮相,使得思想领域的争夺较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一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能够及时纳入相关栏目进行探讨,随时解决一些党员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及时化解社会危机。二是如果在手机终端能够设计出新颖而又富有吸引力的软件、甚至游戏,让网民尤其是党员能够在寓教于乐中实现对党的认同,对党的大政方针的理解,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现在的“朋友圈”往往成为人们分享佳作文章的天地,在这里一些脍炙人口,具有说服力的文章往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其中不乏有宣传党史、党建、时事、传统美德、弘扬正气的好文章。人们在分享这些文章、发表自己见解、甚至争论的同时,也在思考和甄别一些观点,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从而起到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和稳定民心的作用。

(四)引导舆论导向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明确互联网同样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二互联网是增强党员干部对有害信息免疫力的阵地。这包括:第一,是反对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阵地。我们的党建网站要成为有力地引领网民理性和客观看待这些言论的阵地,尤其是前苏联、伊拉克等国家的现状是最具说服力的真实案例;第二是抵御黄赌毒的阵地。群众在娱乐中亲眼看到到黄赌毒对社会的危害,引导人们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第三是抵御封建迷信的阵地。在揭露全能教等邪教这些不良思潮真面目的同时,逐步引领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网络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服务党员群众的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众政治行为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经济行为。人们对政治的认可度往往会以经济尺度作为评判标准之一。党建网站单调、乏味,动员、说教式的形式无法引起党员参与的热情。相反,如果能够解决与经济行为有关的问题,往往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比如就业、房价、医疗等讯息,法律、心理、教育等日常疑难问题、农村的果实销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能在党建网站中有解决的渠道,则网站才能名副其实地成为群众离不开的平台,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认可党的领导。

(六)民主诉求的渠道

吐槽网站是网民心声的体现,小米手机模式的成功就体现在能够把网民的意愿以实体的形式体现出来。一个真正能够重视网民意愿的网站,不仅能够以开放的胸怀聆听群众的心声,还能够及时把群众的意愿化为现实。如果真正把网站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让民众看到希望,看到民主的曙光,那对党的建设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姝.5年来近40地试点官员财产公开 超半数昙花一现[EB/OL].新京报,http://news.qq.com/a/20140818/002176.htm

[2]杨华云.中纪委:财产申报运行尚缺诚信体系和统计体系[EB/OL]. 新京报,http://www.360doc.com/

content/11/0623/06/895675_128842288.shtml

[责任编辑:褚永慧]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