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世纪桥 2018年11月04日 05:35

赵一博

摘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问题既是一个教育学问题,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本文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学科的角度探讨怎样才能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思想认同度低、教学体系不完善、向意识形态化教育方向发展等原因都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实效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本文研究理论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基本思路,根据这个思路得出结论:人文关怀、实践原则、批判性思维是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9-0041-02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大学生为主体是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关键。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畸形发展

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在学校中所形成的观点直接影响到以后在工作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进而影响到社会建设的进程和发展速度。此外,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在接受和思考问题时具有一定的理性优势,并且善于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将大学生确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前提条件,也应该是研究者的共识。大学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口,然而,现阶段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深深印在大学生脑海中的仅仅是“马克思主义”这几个字,而其中精髓并没有为大学生所掌握和运用。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仅仅是以一门政治理论课的角色出现在大学生群体的面前,将考分作为实效性的唯一衡量标准,这就形成了一种虚假的高实效性现象,这些现象也就突出了目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低下的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畸形发展。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一)思想认同度低

“大学生思想认同是大学生依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对社会主导文化、主导价值观的选择、接受和认定,是个体思想形成的重要机制。”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认同度低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部分大学生的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影响思想认同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大学生由于个人兴趣以及学科特性等原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抵触情绪,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无用,没有实际意义,因而不能以端正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第二,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网络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青年大学生更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部分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不加思考地认同网络上的各种言论,个人理论思考能力弱化,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认同度。第三,由于多元文化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趋于多元化,有的大学生思想认识不成熟,人云亦云;有的大学生则个人主义倾向明显,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不能客观的考虑实际问题,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也导致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较低的思想认同度。

(二)教学体系不完善

目前,大学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也成为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典参考书目,由此可见,作为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体系相对完善,但是从实效性的角度出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一味地灌输并没有唤醒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认同,反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期间少了一项很重要环节,就是实践,缺少必要的实践,使得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青年学生并没有通过实践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因而才会将“假、大、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代名词。此外,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也没有深入认识到马克思理论教育的精髓,很多都是走过场,注重形式,将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手段,这也体现了教学体系的不完善问题。教学体系不完善是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实效性的直接原因,因为目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授课,所以必须完善教学体系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服务。

(三)向意识形态化教育发展

我国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种思维定式,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其经典作家的言论都是正确的,是不容许质疑的。甚至在各种考试中,命题和参考答案也是按照这种思维定式研究的,导致青年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完全成为考试的机器。究其原因,在我们的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正向意识形态化教育方向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统一思想的重要工具,强迫青年大学生形成这种主流思想,这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走入歧途,违背理论教育的初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是洗脑,而是促进大学生积极动脑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智慧是大学生提高个人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理论源泉,而不应该成为大学生的思想禁锢,从而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说服力。

三、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要素,这里主要是结合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特性来研究怎样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理论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特性,总结出三个方面作为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内容上体现人文关怀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学习特点和生活特点。第一,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趋向多元化是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点,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要充分结合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向和影响因素,因材施教,加强理论素养的训练,引导他们走出思想困惑和认识误区,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第二,当代大学生因为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每学习的一门知识的时候考虑最多的就是能否对自己的求职有所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学科对社会建设所起的直接作用较小,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仅是理论,还有方法,必须引导大学生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仅仅是会考试,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动力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当代大学生受时代的影响,其生活方式也趋于多元化,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人们生活实际的空谈,他们才更愿意接受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度。

(二)方法上遵循实践性原则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也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根据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想实现“彻底”地转变,就必须通过实践抓住大学生本身。大学生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体,又是生活实践的主体,只有让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有效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否则只能沦为形式。

因此,在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学生自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讲述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启发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性,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除此之外,还要将这种实践精神灌输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将马克思主义与自己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问题相关联,实效性也随之提高,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逻辑上渗透批判性思维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异化、宗教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维这个特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必须要坚持这种批判性思维。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就是缺少这种批判性思维,青年大学生迫于应试压力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没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到锻炼,目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只是一门“课”,难以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由始自终在逻辑上渗透批判性思维,鼓励和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允许大学生对未能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质疑,质疑表明他们已经产生了兴趣和关注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但首先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逻辑上这种批判性思维必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不具有马克思主义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科学思维的学生。

综上所述,实效性的高低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只有将人文关怀、实践性原则和批判性思维有机地融合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中,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也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将会为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式的高级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既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环节,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返本归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5).

[3]张勤.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

[4]李庆华,闰若曦.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学生思想认同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

[责任编辑:褚永慧]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