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鄙守路 履行教育使命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10月10日 19:20

刘静芳 郭鑫

《国语》中记载:“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在周朝礼制中,种植成列的树木以标示出通衢大道,郊外沿途要设立驿站给来往的国人提供饮食和物资,这是文明教化的象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拿出“驿道一兵”的精神,立足岗位,为国家培植和匡正栋梁之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教育事业。守好立德树人这一段路,就是实实在在践行神圣的教育使命。如何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最近,通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的言行纪实,深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围绕核心,统一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做出的论断,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高度。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变革的重要阐述,也昭示着一种道路、一种理论、一种制度正在面临更大的前进机遇。通过学习,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思想指导,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牢牢树立切实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爱深知切,真学真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对青少年多次发表讲话、回信,这些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实践出真知,智慧来源于实践。习近平15岁到陕北农村插队7年,后来又经过大学的深造和部队的锻炼,到正定工作后更是深入了解农村现实。他扎根基层、寄情于民,深谙人民的诉求,立志于民族复兴的意志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得到升华,成为他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力量之源。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这些论述作为案头卷、工具书、座右銘,以“两学一做”为重要载体,原原本本地学、逐篇逐句地读,努力做到学懂学通学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

三、严以律己,立德树人

一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要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为西方敌对势力软硬兼施的伎俩所左右,不为国内外左右错误思潮所干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到底是为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重视民生、民主、民意,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办实事,从来不是发发文件就能完成的,要以三严三实标准,办好事、办实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只有这样的情感才能因地制宜、知行合一,才能刻骨铭心、感人肺腑。三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勇于担当是一种责任感,只有为人民利益勇于担当、不怕困难,才能做出成绩。要反对那种麻痹松懈、不作为、不主动的情绪,焕发起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努力振奋广大教职员工的精神。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面旗帜高高地举起来,把这面旗帜插到每一个课堂,插进每一名师生心中。

要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排除各种艰难险阻,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将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作者单位:河北省德育研究中心/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党校)endprint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