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现实意义与具体要求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10月08日 20:24

李千五

[摘要]作为价值取向和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提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明确价值取向;拓展理论空间;提供终极评价标准。为此,通过标准的细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参照,厘清改革边界同时突破社会热点和难点,可以为全面深化改革扫清理论和实践障碍。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意义;具体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个人言行的价值规范,又是国家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因此对其提出的意义,不能仅仅停留在社会风气及个人道德提升层面,更应关注其对国家建设特别是在推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价值方向

可以简单把一个社会分为文化、制度、器物三个层面。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文化是核心地位。而其中社会主义价值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整个社会灵魂。以生产力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器物层面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他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巩固與否和社会主义价值追求能否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介于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的器物之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促进生产力为主的器物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确保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同时受到两方面指标的制约,成功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应该是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利于促成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主要是不顾当时的生产力条件,片面强调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促成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教训则是过度强调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而忽视对社会主义价值的促成作用。因此,在推进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平衡生产力与社会主义价值二者的要求显得极其重要。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客观的,社会主义价值不是预设的等待实现的目标,(每个时代只能提出这个时代能够实现的目标)而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建构的。建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保持适当的张力,才能既起到价值引导作用又不至于因为过于高远而被架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落实有限,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这些价值目标对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而言,过于远大。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全面具体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和规范,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又是通过一定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实现的目标,因此能够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指引明确的价值方向。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有利于促成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为全面深化改革拓展基本理论空间

自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次改革都是在一个前提下进行的,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即每一次改革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此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从根本上受到对社会主义认识程度的制约。回顾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改革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史。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成功与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破除了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迷信。从而为改革的深入打开了广阔的理论空间。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改革能够全面到什么范围、深化到什么程度,急需一个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参照,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促成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改革就可以推进。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拓展了理论空间。

(三)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终极评价标准

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的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攻坚期”。简单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全面深化改革难就难在,我们从普遍受益的增量改革阶段进入利益博弈的存量改革阶段,任何改革有人受益,必然就有人受损。不同利益主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对于改革的方案以及结果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评价。而且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往往掌握改革的话语权,使得改革向有利于他们利益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必须有一个反映社会要求、人民利益的评价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这样的标准,它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人民的呼声,坚持这样的评价标准才能在面对改革的众多杂声中保持清醒,才能超越既定利益集团的揪绊。从此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最核心的顶层设计。在生产力标准基础上,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终极评价标准,更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客观要求,但是为了什么目的发展生产力则是不同社会的核心区别所在。因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体现在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更好更真地促进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要求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引领作用,不能仅仅依靠泛泛的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其在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中的有机融入。为此,需要落实以下三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细化、量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

回顾建国以来的改革史,每一届领导人可以说都十分强调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但是显然落实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原因何在?一方面,这些价值理想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远远超过了我国当时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这些价值倡导过于笼统,不够细化和量化,因此难于评价和考核,也就很难落实。诚然,价值观比较难于量化,但也不是不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以往的价值追求显然已经具体很多,但要引领、评价全面深化改革,还不够。事实上,核心价值观里每一个词,特别是国家、社会层面的每一个价值目标都可以细分为定性或定量的三级指标。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被架空,真正发挥其对改革的引领、评价作用。有一点需要明确,在用这些指标评价改革过程中应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历史条件,赋予不同权重,以更好发挥其功能。endprint

(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厘清改革边界

正如前文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生产力标准一起从起点到终点为全面深化改革限定了空间。急需要做的是,在此空间内厘清哪些是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哪些是不能改革的,从而厘清改革的边界。主要两方面,一是守住底线,理论上弄清并阐明哪些制度是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的,是不能动摇的,必须坚持、怎么坚持。如习近平所说:“总体上不存在中国改革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没改。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该。”①;二是针对现实中不利于、甚至有损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的做法,提出明确改革方案。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能仅停留在大方向的把握上,而把一些具体的层面的设计权拱手让给经济学者、社会学者,既可以避免被人指责只会喊口号,又可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被扭曲。

(三)突破热点、难点,增强人们对改革的信心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问题不在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没有共识,而在于经历了几轮的希望与失望,人们对于改革能否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没有信心。因此,当前除了理论上的进一步研究之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就某些人民呼声最强烈,分歧比较小的问题形成重点突破。用事实证明,改革能够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逐步实现,从而增強人们对改革的信心和支持,进而推动改革的深入。当前的反腐已经做了一个良好的开头,但必须坚持和向其他问题延伸,正如上个世纪末,在面对国内政治风波时,邓小平所说:“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②同样的道理,最终说服不相信改革的人们,要靠我们的具体改革措施的实行,只要通过改革我们在不断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迈进,人们就会支持改革,也会逐渐自觉践行公民层面的价值规范。

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意义,通过具体措施发挥其引领改革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落地,转化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自觉遵循。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5.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4.endprint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