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命名班”创业教育模式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探究

来源:消费导刊 2018年03月26日 02:28

沈阳日报 沈阳大学与企业联手打造 企业命名班

刘冠男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一大潮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应该根据这个时代背景做出相应的调整。沈阳大学围绕教学实践促党建,以“企业命名班”为依托,将党建工作渗透、融合到教学工作中,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党建“双导师制”,建立了高校基层党建、大学生就业与用人企业的三方共赢模式。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校基层党建企业命名班沈阳大学

引言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届党中央,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要求全党必须高度重视,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党建的核心和关键。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也是解决培养什么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重大课题的关键举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全民进行创新创业,是今后社会发展的大潮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应该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时代背景做出相应的调整,主动改革,勇于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当今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沈阳大学“企业命名班”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企业命名班”的创建背景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结构调整阶段,沈阳高校该如何抓住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战略部署,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如何在办学中更好地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沈阳大学党委坚持从实际出发,组成专题调研组,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论证工作,对学校的顶层设计进行了深入思考。

学校认为,作为沈阳市唯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应该瞄准沈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提升自己的贡献力,打造地方大学的品牌。为此,学校应该发挥市属大学独特优势和沈阳市作为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产业群发育成熟、生产企业量多面广的优势,在为沈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体现学校的价值。

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必须选择好具体推进的路径。学校明确提出了“紧密围绕辽沈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开放办学和积极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并将以企业命名班级开展校企合作作为实现上述办学思路的着力点。

(二)“企业命名班”的签约建立

沈阳大学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带领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学院的负责人、教师深入省内外的

些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洽谈和工作对接,积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开办以企业命名班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北方重工集团、沈阳远大企业集团、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中辰钢构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沈阳市分公司、辽宁天久企业集团、中兴软件技术(沈阳)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万豪国际集团、沈阳哈津教育集团、辽宁东祥金店珠宝有限公司、工艺美术大厦等12家沈阳市大型企业齐聚沈阳大学,组团下单要人才,与沈阳大学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预订走了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物联网、旅游管理、学前教育、公共艺术等10余个专业的数百名在校生。

(三)“企业命名班”的运行模式

根据协议内容,沈阳大学将与这些企业合作创建“北方重工”班、“远大”班、“沈阳地铁”班、“中辰钢构”班、“沈阳联通”班、“天久交通”班、“中兴物联”班、“中软计算机”班、“万豪旅游”班、“哈津教育”班、“东祥工艺”班、“工艺美术”班12个企业命名班,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打造学生实践实训平台,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实现高校毕业生与地方企业无缝对接,从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来源。

成立以企业命名的班级,通过“2+2”或“3+1”模式,让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学校还将聘请行业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到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自身职业素质塑造的方向和职业发展的定位,打造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办学格局。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企业命名班”创业教育中的功能体现

(一)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甄别传统文化,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在大多数大学生的观念里,创业仅仅是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创业价值观欠缺种社会责任感,而且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可持续性带来负面影响。这种狭隘的价值取向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种先进文化的引领,将大学生自主创业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转型升级有机统起来。高校党建工作的教育内容代表了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且与时俱进。二者有效融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辨识与整合、文化校正的水平,增强价值取向教育的指向性。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的教育职能转变

思想引领直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教育职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式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性质、内容、方式、发展方向等等都可以在高校党建工作的引领下统筹实施。然而,严峻复杂、变幻莫测的外部就业环境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本严肃、生硬、保守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的高校大学生,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融合要把导向职能变为植根学生,造福学生的服务职能,在潜移默化中将高校党建工作所要倡导的内容内化成为广大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创业责任感和共产主义自豪感。

(三)有利于聚合党员力量,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广,在师生中有着良好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便于在创新创业工作中统筹、组织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合力。高校基层党组织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新载体,这是与时俱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体现。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之间的交流学习得到了更大的加强。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同学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团队有了更广泛的合作,思想有了更尖锐的碰撞,矛盾也从中得到了更彻底的化解。

(四)有利于校企合作过程中“三方”的个性化融合

这“三方”是指: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党建工作以及企业文化。大学生创业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的融合应该追求个性和特色的深层文化,只有适应了个性文化的要求,找准切入点,我们的创业教育和党建教育才能形成合力。在具体的企业文化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各区域的企业文化互有差异、各具特色。所以在对企业中的促进或抑制大学生创业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融合的文化进行识别和处理时,要考虑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异同。高校基层党组织与相关行业、产业的单位、企业等党组织结对共建,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上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为创新创业工作加强思想引领、提供实践基地、聘请校外教师、开拓学生视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企业命名班”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构建党建“双导师制”模式

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创业教学导师和思想引领导师。前者负责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指导,后者则侧重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校正。

创业教学导师的遴选由沈阳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教学部负责。该教学部目前有专职导师6名,兼职导师20名,为学生提供专业理论和技能指导,帮助学生制定适合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学习生涯规划。思想引领导师从“企业命名班”所在学院党委成员、学院党务工作者、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教师中遴选,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认真负责,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建立高校基层党建、大学生就业与用人企业的三方共赢模式

“学校找不到企业,企业找不到学校”,“盲人摸象,是校企合作的大忌。沈阳大学在校企合作中,依托党总支建立“实习单位一专业党小组一就业党员责任人一党员带团员就业”的工作链,与实习单位措建工作平台,企业不仅全程参与学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制订、核心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还定期与学校相关学院举行“碰头会”,同时派出优秀管理人员和线员工担任学院实践课教师。

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学校也十分重视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期望。在对签约企业的选择上,学校针对校企合作的专业,选择了东祥金店、万豪国际集团等知名大型企业为合作对象。通过校企合作的实施和开展,学校与企业共同为学生成长成才措建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党建合作的平台上,增长理论知识,锻炼实践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沈阳大学把大批学生送到企业去,企业因此获得人才,解决技术人才紧缺问题,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了社会、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