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自拍的“人类学”断思

来源:党员文摘 2018年10月23日 23:04

孙信茹

人类自恋的程度已然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自拍更多了几分自在和自由。当自拍的对象波及全民,自拍已渗透进个人生活的每个场景,甚至成为人们一种新的表达形式时,你不得不发现,这事实上已经成了流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的朋友圈最近似乎刮起了一股怀旧风,很多人不止把當下的生活场景装进手机相册里,还扒出儿时照片,非要围观者猜猜其中哪个是他不可。

据说,广场舞在不少中年女性中有失宠的可能性,因为,她们集体爱上了自拍。于是,在大街小巷,在各式旅游景点,她们强势进入。

我认识的一个小朋友,据说她的手机里下了二十几个不同的美图APP。她坚持这个信条:不美图怎么可能发朋友圈呢?

这些场景,让我觉得自己也陷入了那首网络歌曲《自拍是一种病》的状态之中:当你在刷着别人的朋友圈,我在自拍的路上没有尽头。

真的,什么都无法阻挡人类自拍的脚步了。

自恋?

新媒体研究者胡泳介绍说:四年前,全世界网民平均每天分享照片的总数就超过5亿张。

当全民自拍成为生活的一种惯常后,那些悬挂在家里墙面上、躺在抽屉里的老影集似乎逐渐被人遗忘了。过去,拍照往往选择特定的时刻和空间,将之凝结为一种特定的“记忆”,而今天,拍摄和保存照片的介质的变化,使得拍照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变得易如反掌。

当自拍的对象已经波及到全民,自拍的范围已经渗透进你生活的每个场景,甚至成为人们一种新的表达形式时,你不得不发现,自拍,事实上已经成了今天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仅拍,重要的是必须要把它们传到社交网络里。

还有一个更加耸人听闻的发现,说的是2015年,在自拍过程中不幸遇难的人比因鲨鱼袭击而身亡的人数量还多。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调查要把遭受鲨鱼袭击的死亡人数拿来对比,莫非作这个统计的人,常常爱好在鲨鱼出没的海域进行自拍?当然,你也可以据此展开丰富的想象:人类自恋的程度已然到了你无法想象的地步。

自我?

“到此一游型”可能是中国人自拍照里最为显著和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了。

今天,我们到一个地方旅行,不拍照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照片,提供给你无可辩驳的证据,告诉别人你在某个空间出现,并且,很愉快。

有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些教程,教人们怎么把饭菜和食物拍得好看。对于这一类自拍的人来说,强行先和食物们合影一张是最大的乐趣,至于自己怎么吃,那倒是其次。因为,在那一刻,最重要的是必须让别人知道我在吃什么,让人们感受到别样的生活,这才是自拍世界里的“生活意义”。

有人愿意把吃喝玩乐尽情展示,就有人偏偏要晒晒自己的工作状态。

是否人们都渴望拥有的那种对局势的“掌控感”,在这些类型的自拍照里会得到瞬间的爆发与自我心理的满足?一次工作场景和自己形象的结合,是否也在回应着人们心目中那个理想状态的自我呢?毕竟,现实中真正要实现对环境和自我的把控,有时很难,而自拍似乎让这种“掌控”轻而易举就实现了。

曾经看过一个调查,显示年轻人爱自拍的动机,排在首位的是“展示和炫耀”,这种展示和炫耀,自然就包括了对自我个性的张扬与表达。

自由?

如果说,过去的照片更多是仪式性的记录和共同记忆保存的话,今天的自拍更多了几分自在和自由。

大家不妨回头去看看,想想自己用传统拍摄方式留下的那些照片。我对自己拍摄那些“正式”照片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记得自己有点小紧张, 甚至不知道手脚该如何更自然地摆放。我也记得,那些照片拍摄常常是略显慎重的,人们会挑一些有着明确和特定的时空完成拍照。很自然地,照相馆、一些纪念性的空间是人们拍照最常选择的地方。也就是说,那时的拍照不可能随时随地发生,特定的时间节点往往是引发人们拍照的好时机。这种情形之下形成的照片,需要我们精心收藏。

然而,在今天的自拍里,任何时空都可以被自拍者使用,一切都由自己说了算。时间,没有明确指向,轻松、自嗨、戏谑成为自拍者基本的态度。

当然,要最终完成自拍,还必须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把这些照片传到社交媒体。这个最后的环节,指向的是自拍所带来的颠覆性改变:自拍,实则就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方式。在一部曾颇为流行的美国网络短剧《有话好好说,不要发自拍》里,两个年轻女孩看到主人公发在社交网络里的自拍照,忍不住说:“好恶心,她就是故意想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边说这话的时候,她们在手机上按出几个字并发送出去:“好可爱!”这,恐怕就是手机自拍的交往逻辑。

(摘自《南风窗》2017年第2期 图:5ive)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