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继任者张勇:会成为下一个苹果库克吗?

来源:网络 2018年09月11日 00:03

作者 孙诗宇 朱洁琰

今天既是9月10日教师节,也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54岁生日。就在上午,马云发出题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张勇是阿里合伙人机制下人材培育体系涌现的杰出商业领袖,把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的团队,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最正确决定。”马云说。

张勇:逍遥子的阿里生涯

2007年的8月29日,张勇作为盛大集团的CFO发布完最新季报后,就结束了他在盛大的所有工作。次日,张勇入职阿里担任淘宝网CFO,花名“逍遥子”,正式开始了他的阿里生涯。

加入阿里11年,张勇没有被财务专业身份所限制,他带队做市场,做业务,做投资。天猫是张勇首次内部创业的成果,天猫“双11”这一现象级商业盛事是他10年前的创造,迄今难有后来者超越;2014年,张勇重新设计了淘宝的商业模式,力主举全集团之力“All in无线”,使手机淘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电商平台。

除了帮助阿里从PC端成功向移动互联网变迁,张勇还主导了许多重大投资。投资苏宁、银泰,打造盒马,入股高鑫零售,收购饿了么,合作星巴克等等这些手笔,全是由张勇操盘。

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从商业公司到科技公司、从平台到经济体,在进入智能时代的前夜,张勇正在主导阿里巴巴更多更深层面的变革。

马云曾经说过:“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但是他却给了张勇特殊的包容,让他放手去干。今年,CFO出身的张勇被评上了中国最佳CEO,阿里内部对张勇的评价是“在高速路上换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机换成了波音747”。

阿里合伙人制度

当然,马云于阿里的作用不言而喻。在马云卸任后,阿里将如何发展,是大众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在马云自己看来,阿里想要长远发展下去,就要摆脱对于个人的过度依赖。

因此,2009年,在阿里只有10岁的时候,马云就开始搭建合伙人制度。阿里曾公开阐释过建立合伙人制度的考虑:“不少优秀的公司在创始人离开后,迅速衰落,但同样也有不少成功的创始人犯下致命的错误。我们最终设定的机制,就是用合伙人取代创始人。道理非常简单: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比一两个创始人更有可能把优秀的文化持久地传承、发扬。”

张勇正是阿里36位合伙人之一,阿里对于合伙人的要求是“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高度认同公司文化,并且对公司发展有积极性贡献,愿意为公司文化和使命传承竭尽全力。”

由此看来,阿里合伙人制度使得阿里内在的企业文化和理念一脉相承。马云虽然会在明年卸任阿里董事会主席,但他仍然是阿里的永久合伙人。即使是在张勇继任之后,马云也始终会是阿里的精神领袖,阿里经济体的凝聚者。

马云在公开信的最后也写道:“我可以向大家承诺的是,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

今年6月1日天猫“618”年中大促活动启动以来,阿里股价爆发,由199.82美元/股最高升至211.7美元/股,随即也带动阿里市值从5127亿美元上涨到5441亿美元,登顶全球市值第六大公司。然而,6月之后,股价便一路下挫,今年以来累计跌幅为5.8%。今日马云宣布退任消息之后,阿里股价盘前下跌超2%。

充满传奇色彩的前任,庞大的公司体量和舆论关注,张勇此时或许正在经受和苹果库克接任乔布斯时一样的考验。虽然阿里巴巴和苹果的业务范围不尽相同,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也不太一样,但是身居高位,上位者的命运或许前行到了相同的分岔路口。

张勇的榜样:库克

2011年,在苹果发布iPhone4一改手机销售格局之际,乔布斯却因胰腺癌而饱受病痛折磨,蒂姆·库克不得不临危受命出任苹果公司CEO。与为世界带来惊人改变的乔布斯相比,外界一直对库克充满了质疑。

库克于1998年加入苹果公司,此前于1983年至1994年任职于IBM,管理北美洲及拉丁美洲的产品制造与渠道,1994年至1997年在Intelligent Electronics担任经销商事业部运营长。

2005年10月,库克正式升任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在乔布斯病假期间曾三度代理公司CEO,在乔布斯宣布离职后,2011年8月正式担任CEO。

与天才型选手乔帮主相比,库克显得更加低调沉稳,追求热情和完美的工作态度是他和乔布斯最像的地方。

库克时代的苹果

库克基本延续了乔布斯时代的组织架构,但也在一些关键领域做了改变,比如“赶走”苹果核心人物“IOS之父” Scott Forstall,可是苹果良好的运作已经证明了库克作为一位高管的能力,这并不需要过多的质疑。

在库克的领导之下,苹果直到2015年才推出了全新产品Apple Watch,之后的iPhone及电脑、平板等产品都被外界普遍认为缺乏创新,更像是在“炒冷饭”,苹果仿佛已经失去了乔布斯时代引领世界、改变世界的灵气。

虽然吐槽的声音不断,但是苹果产品的销量却始终一路上扬。2017年发布的iPhoneX,虽然售价首次超过了1000美元,却依然畅销。据苹果2017年财报,截至9月末的2017财年,该公司净营收为2292.34亿美元,高于2016财年的2156.39亿美元。与2011年库克刚接任之时的1086.8亿美元相比,库克已经实现了苹果营收的大幅增长。

在库克时代苹果的业务范围也进行了拓展,比如Apple Pay,Apple Care iClouds,地理位置服务等等,进军医疗保健,增强现实,智能家居和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关键。

在乔布斯去世前两个月,苹果公司已经取代了埃克森美孚,成为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中最有价值的公司。虽然在随后几年中苹果并不总是占据第一的位置,但库克掌控的苹果公司总是在接近第一的位置徘徊。

2018年8月2日,苹果公司股价突破207美元大关,成为了美股历史上第一个市值超过万亿的公司。同时,苹果公司也在进行大规模的股票回购和股东派息,2018年5月苹果公司宣布了1000亿美元回购计划的支持,这使得它在股市中的表现更加突出。

另外,由于美国税改鼓励企业通过对外国收益进行一次性缴税,拥有巨额现金储备的苹果是税改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公司宣布计划将超过2500亿美元的现金汇回美国,以便将海外利润带回国内,这对苹果股价又是一大利好消息。

虽然阿里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前景一片看好,但是和当时接手苹果的库克一样,张勇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于外部竞争,还要承受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和如何摆脱前任的阴影。

1、竞争对手的挑战

目前的中国互联网市场,阿里、腾讯双寡头并行,在人工智能、新零售、汽车、文娱等新经济领域全面展开搏杀。例如在零售领域,腾讯以6.04亿美元买入唯品会7%的股份,补齐京东在服饰美妆领域的短板,直接杀入天猫最核心的优势品类。两者在支付、云计算、电商的角逐已从线上转至线下,在新零售领域的竞争也在积极布局。除了巨头间的竞争,如拼多多这类新星也在蚕食着阿里的低端市场。在此关键时刻,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张勇面临的挑战不可谓不艰巨。

2、消费者带来的挑战

近几年每当苹果发布新产品,消费者总是大呼库克要毁了苹果,这些iPhone、iPad丝毫没有任何乔布斯时代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相似的,近几年消费者对阿里巴巴提出更高的要求,仅以淘宝双十一、616大促举例,虽然销售额连年攀升,但消费者对这类活动正在失去兴趣,竞争对手也使用同样的营销策略来争抢市场。同时社会鼓吹消费降级,不知道张勇要如何来满足当下这些越来越善变的消费者。

3、管理的挑战

如前文所述,在进入合伙人时代后,阿里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人材培育、使用和更迭体系,这一套体系不仅关注个体的能力,更关注个体对公司价值观和文化的认同。继任者张勇,也被马云称为合伙人体系下人材梯队中的“杰出商业领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张勇想要在企业文化和内部组织架构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将会不那么容易。

4、个人的挑战

除了业绩上的挑战,对于张勇和库克来说,拥有一个近乎传奇的前任更是为接任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阿里巴巴于马云,苹果于乔布斯,人们自然而然地将他们之间划上等号,更是有很多人将他们奉为商业偶像。也许张勇并不志在和马云一样,但是已经踏上如此高峰,便生不由己,舆论自会拿他们做一个比较。但至于造化如何,一切还待时间来检验。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