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来源:世纪桥 2018年08月20日 07:46

韩伟

摘要: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本质要求。本文从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加以系统阐述。

关键词:完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

目前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要作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进一步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一、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是指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从而提高其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它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也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实践教学是薄弱环节。为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变实践教学被弱化的趋势。

(一)处理好课内外实践教学的关系

实践教学是一个体系,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两部分。课堂实践教学部分主要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视频、试讲、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等。学生可以以宿舍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采取课堂发言、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模拟法庭、讲演式、参与式、体验式等多种实践形式进行互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外实践部分,必须建设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并纳入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军训、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专业调研、志愿者服务、科技制作、科研训练、创业活动、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毕业实习等。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观念、科学思维方法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直观性强、感触性深、教学效果明显的优势。

目前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虽然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但是各环节之间缺乏联系,造成内容的重复或脱节。为此,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统筹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应形式多样,并且自成体系,由此组成一个贯穿大学生学习全过程,既层次分明,又相互渗透;既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又相对独立,形成以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以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为主线,以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为目标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内外实践教学内容密切配合、相互衔接、相得益彰,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多元化能力的需求,提高人才的适应性。

(二)要注重与地方企业密切合作

地方高校的特点是面向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构建专业和职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看,校内实践即使条件再好,也不能完全代替广阔的社会。高校在校外选择一批有一定规模并相对稳定、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热心教育事业、注意师生劳动防护、交通便利的单位来建设,一方面可以缓解资金、设备、师资、场地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当地企业密切合作来开展实践教学,可以增强人才培养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还可以积极寻求现代企业在技术、人才、师资、信息、资金、设备和场地等多方面的教学资源支持,建立相互之间有效的合作机制,让学生较早和较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对用人规格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二、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其目的是制约和监控实践教学运行过程,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不断完善教学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组织保障。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应与课堂理论教学一样,也要由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思想政治教学部门、学校教务部门、学生所在院系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此,应建立“组织领导与咨询决策系统”、“教学管理与服务系统”、“教学督导与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系统”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组织保障体系。其中,组织领导与咨询决策系统的功能是根据教学督导与信息反馈系统以及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对实践教学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给教学管理与服务系统提供指导性意见;教学管理与服务系统指教务处和学院根据各种反馈信息,提出各实践环节的指导性文件,明确各环节的目的要求、组织管理、工作流程等;教学督导与信息反馈系统主要是通过收集教学信息,加强学校管理者与师生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系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在建立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验、课外科技计划等各实践环节质量标准基础上,以检查、听课、座谈、问卷等形式对学院教学情况、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并及时做出结果分析,提交给其它系统。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被评估者切身利益挂钩,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形成实践教学质量齐抓共管、多方参与的局面。以上四个系统既相对独立,分工明确,又紧密联系,协调一致,形成有机整体,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二)经费保障。各地方高校必须按教育部要求设立专项经费,并将其制度化,从财力上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和持续发展。因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经费支持,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实践活动的开展就等于纸上谈兵。现在一些地方高校不重视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而仅仅限于应付检查,上边来检查就临时性投入一笔,检查一过,经费就停。或者是将其他实践经费算作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这样的实践教学自然也就不能深入、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人员保障。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效果。按照地方院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思政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应以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主体,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培养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更新。其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提高学历,选派骨干教师定期进行培训,以获得前沿技术信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实践教学水平得到根本提高,更可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鼓励教师经常深入地方一线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实习和挂职锻炼,地方机关或企业也要选派有一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到学校授课,使这部分人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使之形成一种制度,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三、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是检查和了解学生在实践环节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 同时对教师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实践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并按一定的比例纳入到该课综合测评成绩当中。

(一)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

实践课程评价、考核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统一起来。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社会实践,以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的理解,强化知识,开宽视野,学以致用,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一实践教学目的,决定了思政课的考核评价应注重参与过程和参与效果。比如,考核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出勤情况、组织纪律性、参与实践教学的态度、在实践教学中的综合表现、实践报告或总结的完成质量等。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把学生学习的成绩区分为不同层次(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按百分制评分,并按一定的比例纳入到该课总成绩当中。

(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由于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因此实践教学的评价考核方法也应该不同于理论教学。通过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评价,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状况和效果,克服一张试卷定成绩的简单做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得到培养和提升,是衡量实践教学实效和学生成绩的首要标尺。思想政治理论的每门课程,都有其特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实践教学,理所当然地要围绕如何培养学生某种或某个方面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展开。对学生进行成绩考评要看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有没有积极意义上的收获,有没有思想认识的提高,有没有解决自己的思想认识问题,如果有,还应对其收获的多少、思想认识提高的程度、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多少给予评价,从而给出不同的成绩。

通过考核评价还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和努力方向,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又提高了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学会面对和适应,学会判断和选择,学会创造和生存。

参考文献:

[1]林红焱,冀鸿,何桂云.构建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 校实践教学体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3).

[2]王志雄.试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何岫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J].职 业,2014,(14).

[责任编辑:胡 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