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症候群蔓延

来源:党员文摘 2018年10月16日 14:39

王一

覆盖中国90%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约六亿。这是诞生五年来,的最大资本。

然而,在2016年公开课广州站的第一场,“之父”张小龙却希望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尽快地离开。如果你每天在里花太多时间,“我们很担心”。

这不是个人感受,数据亦可为证:55.2%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10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30次。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成为一天的开始、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生活基本被“化”了。

于是,因所感染的那些“病症”也愈发显形,加速在社会机体中蔓延,侵入每一个正生活在里的人。

从依赖到焦虑

一小时不看,感觉像错过了几个世纪

公务员李俊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世界里。

每天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看。开车上班,堵车时刷“朋友圈”,等红绿灯时也盯着手机看,分秒必争。

白天,李俊几乎把所有碎片化的时间都用在了上;晚上下班,还有一堆等着他过目。他主动在群里发起话题,引导讨论,以维护群的活跃度;他翻看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发来的消息,迎来送往……连去卫生间不带手机他都觉得少了点什么,感觉自己患上了依赖症。

“每天的工作从起床后处理群消息开始。”这是团队《生活白皮书》中描述的一个典型用户的行为习惯。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认为,人们的社交圈是一个包括内核圈、外层圈的分层结构。内核圈是由强关系组成的紧密圈,外层圈是体现弱关系的一般圈。对群来说,因为不见面、不认识的人也能形成群,这就可能使外层圈的交流冲淡了内核圈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看似多了,关系却变淡了”。

加了几十个群,通讯录名单几百人,每天要花数小时看完每一条更新的“朋友圈”状态,甚至有人说“一个小时不看,感觉像错过了几个世纪”。但70后企业主管黄女士的看法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每天花很多时间刷,感觉学了不少知识,可回想起来,根本没记住几条真正有用的。”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得到的却都是碎片化信息,不少人因此产生了焦虑。

从现实角度来说,花越多的时间看“朋友圈”,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做事情的时间就越少,与家人、朋友真正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也会大幅度压缩。

“我注意到,有一些基本不刷‘朋友圈的人,他们往往在生活中有某些着迷的兴趣爱好,为此投入了较多精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枫表示,社交软件这么火爆,恰恰说明整个社会人群的心理需求满足不够,人们太过于忙着赚钱、忙着生活,但内心渴望交流、渴望受关注等情感需求没有获得充分满足。

工作休息没了界限

“其实我们都没看完,但是都转了,就是告诉领导我看了”

“有人说,一个人在群里有多活跃,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多无聊。”80后白领王欣认为,在群里不应活跃过头,否则会给别人带来烦恼。比如,单位群、部门群的建立本是出于工作需要,对这类工作群,不能“全天候”没完没了,一些人喜欢下班时间仍在群里跟同事谈论工作,向下属询问工作进展甚至分派任务,无疑会增加别人的压力。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8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3%的受访者认为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47.3%的受访者认为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过去使用电脑QQ群,只是白天工作时间在线;现在用手机群,就是24小时在线,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时,单位领导也有可能在群里布置工作,客户也可能在群里提出要求。现在,我晚上也不敢关机,工作生活分不开,周末也感觉不到放松,压力实在太大了。”王欣说。

但机关处级干部蒋力却觉得,工作本来就和生活息息相关,只是顺理成章地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反倒是在工作群里,大家有时会闲聊,可能拖慢了工作的进度”。蒋力认为这才是工作群的弊端。

胡宗方供职于一家设计公司人力资源部,公司要求每位员工在一个月内,发动家人朋友关注公司,并将成功关注人员的账号上报至公司核对,每人最少“发展”30人,上不封顶,各部门的完成情况还要计入季度考核指标。

“不仅要关注,有时还要为领导的讲话赚阅读量。”胡宗方的同事小露说,公司领导转发一条“朋友圈”,配上文字“这是某集团领导的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之后,几乎所有员工都会立即转发,“其实我们都没看完,但是都转了,就是告诉领导我看了”。

“这是我的生活圈,凭什么领导可以强制考核、强迫转发,有依据吗?”胡宗方不解。

排着队去“点赞”

“点赞的同级间居多,上级如果给下属点赞,就相当于口头表扬了”

下级能成为上级的好友,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官场肯定。

去年12月,《广西日报》官方发表题为《这条竟然惊动了柳州市委书记,他在“朋友圈”点赞并转发》的文章。文如其题,一条被市委书记转发并点赞,被官方媒体定性为一种官方的认可与赞扬。

上海市某机关公务员李丽也注意到,官员们的朋友圈里,“点赞的同级间居多,上级如果给下属点赞,就相当于口头表扬了”。

如果是领导转发的,下属都默默点赞。甚至,有些单位领导分了派系,会根据给谁点了赞来判断他们有没有“站对队伍”。

就这样,有领导在的“朋友圈”,被活脱脱演变成了“宫心计”。

新的人情负担

为了拉票,十几年没见的老同学、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都成了“推送对象”

“稍等一下再开始行吗?我们校长的孩子参加艺术比赛,我先帮他孩子投个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中老师赵蕊来了这样一个开场白。她说,这几天都是自己先投好票,再把链接发给亲戚朋友,发点小红包,发动更多人投票。

可是,你能不投吗?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你给我面子投了票,下次我帮你投回去”,成了“朋友圈”的人情新负担。

为了拉票,十几年没见的老同学、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都成了“推送对象”,各种由纸尿裤、奶粉、麦片等冠名的母婴类产品、“萌宝”评选像病毒般传播,而实际上大多是品牌的营销活动。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泉认为,这类活动其实是一种新衍生出的“病毒式营销”,利用的是“朋友圈”抹不开面子的人情交际。不少帖子里都附带着商品、品牌或的广告链接,只需要分享出去,就可以利用身边的人进行二次传播,用户相当于在收益很小的情况下帮厂家进行了宣传。

(金卫东荐自2016年1月18日《解放日报》)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