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我还能爱你多久

来源:党员文摘 2018年10月14日 19:11

李峥巍+张舵

沟通便利,却加剧了信息泛滥;分享快乐,却增添了过度曝光的烦恼。如日中天之时,用户的无奈也与日俱增。

三年用户规模达六亿,尽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缔造了社交平台的新时代,但不少日益疲惫的用户却在心里暗自发问:“,我还能爱你多久?”

“绑架”生活

“对我来说,的虚拟与真实已经没有界限,我算是深受其害!”北京白领魏康(化名)一年前经朋友介绍,开始使用。起初,他把当做是生活的一剂“调味品”。然而,接下来的几个月,这个“调味品”却变了味。

魏康身边的上司、同事都渐渐用取代短信。老板的一句“上也可以交流业务”,更是让各部门先后开设了几十个工作群,魏康也被陆续拽入二十多个群。

魏康发现,变相加重了自己的工作负担,也拉低了工作效率。“以前需要处理电话、邮件和短信,现在还得加个,而且是信息量惊人的”。仅一个上午,他就需要抽出近一个小时来回复、处理群和好友的信息。

魏康拿出手机展示,十几分钟没刷新,他的几个群就有几百条未读信息。“如果领导在群里说点什么,自己没看见,那就耽误正事了”。

更令魏康难以接受的是,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晚上10点之后,领导还会布置任务;即便假日在外,同事也在讨论工作。可以说,我已经被绑架了”。

于是,“盯防”成为魏康每天从早到晚的大事。他说,自己的工作时间被拉长,生活乐趣被冲淡。无奈之下,他退出了部分聊天群,但却不得不坚守工作群组。

在网上,与魏康有同样感受的用户不在少数。网友“徐州葛猛要减肥”留言表示,不同于QQ可以注册一个工作专用号,号基本上是唯一性的,它却慢慢变为“工作工具”,很难接受被“绑架”在工作环境之中。

朋友圈还能刷出存在感吗

近日,90后大学生小李在朋友圈留言:“我刷的不是朋友圈,而是存在感。但如今,存在感已不再,我也不必再刷,别了,朋友圈。”小李随后删除了自己朋友圈的剩余内容。

同小李一样,不少用户也渐渐对朋友圈失去兴趣。究其原因,用户增多带来的私密性减弱以及内容良莠不齐、有用信息减少等,都让用户渐行渐远。

在朋友圈,短短几句话,却能畅抒胸臆,并可指定给谁看、只看谁,朋友圈俨然成了不少用户说悄悄话、吐槽、抱怨的私密空间。

然而,随着用户规模呈几何级增长,现实社交圈已经与虚拟朋友圈高度重合。于是,不少用户发现,发什么、不发什么的顾虑越来越多。用户“lse琳琳”说:“发圈要顾忌朋友、同事、领导的想法感受,与其语带保留地发个虚伪感想,不如不发。”

此外,朋友圈也渐成广告软文、心灵鸡汤、盲目点赞的聚集地,甚至不法分子也把朋友圈当做行骗的新渠道。

网友“HX疯爱”说,朋友圈里有卖各种包包、衣服的,都被“刷屏”了。网友“老童在上海”更是具体列举了朋友圈中的大致套路:“大多数是转帖,养生、心灵鸡汤、日常起居,转载的人生感悟、情感抒发,并配着艳丽的图片,以及晒自拍、晒美食……”

更有甚者,通过集赞换旅游、换服务、换产品等噱头来推广盈利。但集赞数量达到要求,服务需要兑现时,消费者却屡遭“跳票”。相关专家也强调,朋友圈需要得到监管,否则,如果仅靠信任来运行,它很可能成为诈骗孳生的温床。

,我还能爱你多久

其实,早在今年2月,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的“退群宣言”就曾引发关注,掀起“遭遇滑铁卢”的讨论。

黄震写道:“已绑架了生活,已有群和信息量太多,每天无法读完和回复……我准备先退出几百个群,尝试在上闭关静修两月。刚刚退群手指都按麻了!”

这引得很多人开始思考,到底还能走多远?有网友认为,进入瓶颈期,需要创新来增强用户黏性;也有网友分析,要突破,实在很难,因为这是的“结构性矛盾”所决定的。

自媒体账号运营者熊锋琦分析,一般而言,用户会选择用自己的唯一一部终端注册一个号,往往和手机号高度关联。这就意味着,通过手机号能找到的你,便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的你。这不同于QQ的匿名虚拟属性,也有别于隐身、离线等状态。“说白了,很大程度上是实际社交关系的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被要求谈谈工作、说说想法,或者被要求加入一个群组,你都无法拒绝,或羞于搪塞。难怪黄震特别指出:“强烈要求对群邀请入群规则进行修改,拉入前须经本人同意。”显然,熟人群聊之间,恐怕难以做到“情况不妙,撒腿就跑”。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从以前的开心网、人人网到微博的发展历程来看,快速普及、深受欢迎的产品,往往也面临快速衰落的可能。这就要求团队不断思考和了解用户需求与体验反馈,并及时调整产品设计、服务,才能提升用户的黏性。

张毅认为,现在还很难断言用户对的忠诚度会维持多久。不过,一些细小的调整,如“入群需征询本人意见”等改进,或许会重拾一部分消费者的信心。

(摘自2014年5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endprint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